作者: 來源: 發表時間: 2022-12-24 09:38
□ 吳光煒
山東地處黃河沿線下游,黃河在境內流經濟寧、泰安和聊城等9市,從東營市注入渤海,全長628公里。其中,菏澤市為黃河入魯第一市,在歷史上,既獲得了黃河給予的大量恩賜,也飽嘗了黃河帶來的巨大災難。為此,以黃河菏澤段為例,開展保護、開發和利用黃河資源對策研究,以使黃河除害興利、發揮功能效益、更多造福人類。
一、黃河菏澤段的基本情況
黃河在菏澤市境內流經東明、牡丹、鄄城、鄆城等4縣區,全長185公里,河水含沙量平均為27.8公斤/立方米。由于泥沙大量淤積河道,使得現行河床一般高于兩岸地面3—5米,屬典型的“槽高、灘低、堤根洼、堤外更洼”的“二級懸河”,并具有上寬下窄,縱比降上陡下緩、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等特點。
菏澤市歷史上曾屢遭洪水之害,在26次黃河大改道中就有12次泛濫菏澤。自清朝咸豐五年(1855年)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走現行河道,洪水漫流20年。僅從清朝光緒元年(1875年)有了臨黃大堤至1938年花園口扒口的63年間,黃河在菏澤決口就達51次,使沿黃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了慘重損失。據統計,從1946年至今,10000立方米/秒以上的洪水已發生12次,黃河卻沒有一次決口,創造了歷史奇跡。
自1956年起,菏澤市開始修建引黃灌溉工程,先后建成了東明閆潭放淤工程、大尹莊攔蓄工程和趙樓攔蓄工程等,尤其是近幾年又建成了麒麟湖、月亮彎和寶源等一批引黃供水水庫,加之已建成的設計灌溉面積471萬畝的9座引黃涵閘,其引黃設施實現了基本配套。2021年,全市引黃河水6.21億立方米??梢哉f,“黃河百害,唯富一套”已為歷史陳跡,而黃河已成為工農業生產、人們生活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水源,并正在為菏澤市的發展作著巨大貢獻。
二、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
黃河菏澤段,經過長期的有效治理,雖然河道受到人工合理控制,并利用水利工程將黃河水引到缺水區域,同時還實施了放淤改土工程等,取得了顯著效益。但就黃河資源的保護、開發和利用而言,目前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難,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洪水侵擾隱患未絕。據黃河河務部門介紹,經小浪底水庫多年調水調沙后,黃河菏澤段平灘流量有了較大提高,但流量一旦超過4000立方米/秒,部分黃河灘區將面臨漫灘的危險;并且,目前小浪底至花園口之間仍有2.7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尚無工程控制,所以水患隱擾依然存在。
(二)防洪搶險壓力仍存。鑒于黃河菏澤段處于“豆腐渣”的位置,各類堤防長達268.34公里,并有險工14處、控導(護灘)工程18處、順堤行洪防護工程2處、引黃涵閘9座,具有戰線長、范圍大和工程多等特點。特殊的地理位置、灘區的生產要求和群眾的生活必需,決定了黃河菏澤段在每年汛期,防洪、搶險和護灘的任務十分艱巨。
(三)生態環保還需強化。黃河菏澤段沿線有13處大小不等灘地,面積達507.76平方公里;還有100多公里的臨黃大堤,以及各種行洪、防洪和引黃等工程。由于投入欠賬較多,使得部分生態建設工程進展緩慢,如綠化提升工程、污染防治工程和生態優化工程等。在某種程度上,已影響黃河生態調節功能的充分發揮。
(四)水資源利用率較低。黃河多年平均流經菏澤段水量為428億立方米,而全市每年引入的黃河水僅為入境總量的2%左右,絕大部分的黃河水經下游城市流入渤海。既使引入菏澤的黃河水,也因設施、技術和管理諸方面的原因,造成較大的浪費。如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.6361,低于山東省節水型社會建設技術指標0.65的標準。
(五)文旅優勢發揮不夠。2011年,菏澤黃河水利風景區被水利部批準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;2019年,東明縣高村黃河歷史文化苑、鄄城縣蘇泗莊治河歷史公園被山東黃河河務局命名為首批“山東黃河文化建設示范點”;2021年,全市臨黃大堤達到了“生態景觀線”的要求。但由于對上述優勢發揮不夠,至今未建成精品文旅線路,故也未成為文旅的“打卡地”。
(六)基礎設施建設滯后。黃河菏澤段的基礎設施大部分為50—60年代修建,存在著運行時間長、工程年久失修和機電設備老化等問題;又加之當時設計的基礎設施運載能力偏小,所采用的技術、裝備和工藝也相對落后,如引黃涵閘、放淤工程和攔蓄設施等,已不能滿足當下發展的需要。
三、保護開發利用對策建議
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菏澤市應從黃河菏澤段實際出發,以問題和困難為導向,運用現代生態理論,創新思維,超前謀劃,綜合施策,努力將黃河菏澤段打造成保護、開發和利用黃河資源的先行區、引領區、示范區。
(一)編制保護開發利用規劃。從黃河菏澤段的資源現狀、設施建設和發展需求來看,已具備編制保護、開發和利用黃河資源的基本條件。菏澤市應聘請知名專家學者,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,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,盡快編制保護、開發和利用黃河資源規劃。規劃要堅持生態優先、量水而行、突出特色原則。體現綠色低碳、創新驅動、集約高效理念,統籌空間布局,強化項目支撐,貫穿生態主線,明確黃河資源的保護范圍、開發重點和利用舉措等。同時,要與國家、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,以及菏澤市相關規劃有機銜接,力爭使編制的規劃具有引領性、指導性、可操作性。
(二)抓好沿黃生態保護修復。把生態保護修復作為沿黃區域的首要任務,統籌濕地、森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,著力抓好大保護、大修復、大治理,筑牢黃河生態屏障。一是落實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等制度,完善沿黃環境分區管控體系;實施沿黃防護林、農田林網和水土保持等生態修復工程,高標準打造東明—鄆城沿黃綠色長廊。二是推進沿黃灘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,實行國土空間差別化用途管制,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工程;因地制宜推進沿黃灘區退地還濕,建設耕地、林草和綠帶多位一體的生態涵養帶,打造灘河綜合生態空間。三是創新流域生態補償機制,加大沿黃區域生態補償力度;選擇黃河東明段等重點區域,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,探索“綠水青山轉為金山銀山”的菏澤路徑。對沿黃4縣區實行差異化考核,建立完善以生態保護優先的考核體系。
(三)系統提升防洪減災能力。加大要素投入力度,建設綜合性防災減災體系,提升水旱災害防治能力,構筑安全的穩固防線。一是實施黃河防洪工程,對游蕩性河道進行綜合整治,開展險工險段、控導工程及新續建項目建設,維持中水河槽穩定,提高主河槽排洪輸沙能力;對重點河段進行技術改造,確保堤防不決口。二是嚴格限制自發修建生產堤等無序活動,深化灘區安全建設,爭取開展綜合治理試點。實施引黃涵閘和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,消除險情及安全隱患,保障黃河防洪安全。三是建設堤防及重點險工、控導視頻監控系統,有序推動水位、冰凌和環境等信息采集,實現黃河菏澤段河流運行情況的動態感知。加強應急隊伍建設,設立災害防御培訓演練基地,提高專業機動搶險能力。完善防汛物資儲備制度,新建改造一批防汛物資儲備庫,切實增強防汛保障能力。
(四)集約節約利用水利資源。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,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,積極發展節水產業,確保黃河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。一是對已建成的平原水庫,實施邊坡維護、除險加固和清淤治理等工程,以確保安全、可靠、有效貯存黃河水資源;同時,超前規劃,科學布局,因地制宜,再高標準建設一批平原水庫,增強黃河水資源貯存能力,以解決地下水超采、生態涵養水不足和經濟發展用水限量等問題。二是以大中型灌區為重點,推進灌溉體系現代化改造,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,打造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。推廣渠道防滲、管道輸水灌溉和連片種植區噴灌等新技術,并采用微噴、滴灌和滲灌等新工藝,完善田間節水工程體系。同時,選育推廣耐旱作物新品種,提高低耗水、高耐旱作物種植比例,推動節水農業持續發展。三是在生物醫藥、能源化工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行業,積極推廣節水技術、設備和工藝等,加快節水及循環利用設施建設,促進企業分質用水、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,提高黃河水資源利用率。
(五)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。立足黃河灘區的資源稟賦、基礎設施和防洪要求等,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。一是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,重點發展有機糧食、高檔果蔬和特色中藥材等種植業;推廣優良品種、先進技術和新模式,打造一批糧食基地、果蔬基地和中藥材基地等,促進種植業提質增效。二是利用豐富的飼料資源,突出發展魯西黃牛、小尾寒羊和青山羊等養殖業;采用氨化、堿化發酵雙處理和熱噴及單細胞蛋白等技術,打造一批專業養殖戶、養殖村和養殖場等,促進養殖業提質增效。三是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,著力發展黃河鯉魚、黃河甲魚和黃河蓮藕等水產業;創新“公司+基地+漁戶”有機結合的經營方式,打造一批規?;?、標準化、高效化水產基地,促進水產業提質增效。
(六)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。深入挖掘闡發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、精神財富和時代價值,統籌推進文化、生態、旅游有機融合,著力搭建黃河文化交流平臺。一是開展黃河文化資源普查,建立黃河文化資源數據庫,構建新時代菏澤黃河文化研究體系。加強對黃河沿岸古村落、古建筑和古遺址等保護,并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;建設黃河文化非遺小鎮、謀劃黃河治水技術交流中心,打造“黃河記憶”活態展示基地。二是完善沿黃交通基礎設施,規劃建設黃河游觀光大道,提升黃河大堤旅游功能;整合黃河沿線優美的自然風光、多彩的人文景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等資源,推動串點成線,打造以黃河風光游、鄉村自然游和農業生態游為重點的精品文化旅游線路。三是建立沿黃4縣區文化旅游聯盟,建設一批地標性文化旅游項目。重點抓好黃河生態旅游區、黃河軍旅紅色旅游區和黃河奇險漂流區等建設,突出抓好黃河文化博物館、黃河文化傳承中心和黃河農業生態園等建設,打造集休閑度假、文化傳承和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示范區。
總之,保護、開發和利用黃河資源是一項系統工程,它涉及到安全、生態和經濟諸方面,并具有周期長、投資多和難度大等特點,故應集中各類生產要素,加大黃河資源保護力度,拓展黃河資源開發空間,提升黃河資源利用水平,在“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的過程中,展示菏澤擔當,體現菏澤作為,貢獻菏澤力量。
(作者單位:菏澤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)